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五章  (第1/4页)
    第五章    僵局    梧桐树,    三更雨,    不道离情正苦。    一叶叶,    一声声,    空阶滴到明。    …温先筠·更漏子    在茉儿回门之礼后,不到满月,欧阳氏的死讯便传来。她哭着返娘家,一古脑儿的悲痛,婚姻的事尚未解决,新嫁娘的华丽衣裳还积压在箱底,她就失去世上最疼惜她的祖母。    红纱灯换成白纱灯“奠”、“忌”两个大大的黑字在冬天的寒风中飘摇,道士声声地唱念着,纸灰漫漫飞扬。    严嵩失去了白首的妻子,一下委靡许多。欧阳氏的遗言,不外是要他记起从前清贫的日子,富贵好来好去,不要再纵容儿子的恣意妄为。    这忠告不只一次,但严嵩爬得太高,要下来已不容易,唯有更依赖儿子,对他言听计从。    茉儿、严莺和姑姑们,以出嫁女儿的身分,会在固定的时日回去祭灵和守灵。    哭了许多天,泪已干,成了红肿的眼,有时茉儿回头,会看见立在一旁的子峻,穿麻衣、系麻结,有种陌生感。他不当她是妻子,是否也以厌烦的心情来参加丧礼呢?    子峻倒是诚心哀悼,他对欧阳氏的印象并不差,尤其缟素净颜的茉儿,如雪中梅般,一哭,他也随之心酸。    但两人之间的僵局,令他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,在茉儿满盛伤痛的眼中,更成了事不关己的冷淡。    有几个夜里,祭铃遥遥、狗呜哀哀,白烛上的火光一闪一闪的,茉儿和jiejie一直无法入眠,便长谈至天明。    提到丁忧的规矩,严莺说:“按照礼数,爹要扶棺回袁州三年才能再进京,但爷爷以独子的理由,请皇上让爹留在京师,改由大哥以长孙之名代替。”    “这会引人议论吧?守丧三年,原是子女应尽的责任,爹如何能例外?”茉儿问。    “傻meimei,爹怎么能走呢?爷爷年纪大了,身体又不好,写青词、论政务,全要靠爹帮忙,如果爹离开京师,一堆恶狼会马上扑过来,不把严家吃死才怪呢!”严莺一睑严肃的说。    茉儿迟疑了一会儿才道:“姐,严家在外是不是常欺人敛财、玩弄权术,所以恶名昭彰?”    “你是从哪里听来的?是妹夫说的吗?”严莺厉声问。    “子峻什么都没说。”茉儿连忙否认“你不是叫我要有点心机吗?我只是看爹和哥哥,不读书、不思过!天天和一群酒rou朋友鬼混,行为不端,害全府的人都跟着学…”    “嘘!你可别让你那书生丈夫给骗了!现在的士子,满口仁义道德,哪个人心里不是想着升官发财。”严莺一脸的鄙夷“我教你,严家的女儿天生就要强,一下子就要把丈夫压得死死的,像你姐夫,我说东,他绝对不敢往西,对我只有服服贴贴的份。”    “可是严家女儿要如何强法呢?”茉儿忍不住问。    “才多呢!你得告诉他,身为严家女婿,官升得比别人快,肥缺第一个拿,钱财滚滚来,要什么有什么,等他明白娶你有多幸运时,他当然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啦!”严莺很得意的说。    “子峻并不在乎那些东西。”茉儿淡淡地道。    “他不过是故作姿态而已,富贵谁不要呀。”严莺冷哼一声“你就好好地旺夫给他看,多往任家塞些好处,待他食髓知味后,不把你当圣母娘娘捧着才怪呢!”    这真的有用吗?    既嫁入任府,茉儿就决心要做个好媳妇,和子峻的僵局打不开,是因为他和严家有不同的理念及作风,连带的也对她有着莫名其妙的成见和怨怒。    以柔情解不了两人之间的结,那么,诚心的帮助呢?人非草木,子峻总会有感动的一日吧?    她不会像jiejie那样河东狮吼式的强法,而是要夫妻相敬如宾,彼此以心坦诚相见的恩爱。只是,她有办法达到吗?    她又想到高幼梅,那女子在子峻的心中,有多么重的分量呢?    欧阳氏封棺那日,一片嘹亮的哭声,大部分是来自她生前所收的一堆干女儿和干儿子。    可真正伤心的,大概只有失老妻的严嵩,和曾最受宠的茉儿吧!    茉儿哭得肝肠寸断,在几至昏厥时,后面有一双手扶住她♂眼蒙胧中,她并没有知觉,直到丧礼近结束,她轻抬头,才发现手的主人是子峻。    她的泪更多了,整个人虚软的靠在他的怀里,他并未推拒,还主动揽住她的背。茉儿由他的胸臆间,感受到一声沉重的叹息。    又爱又恨的心,再一次翻搅于子峻的五脏六腑内,他害怕和她成为恩爱夫妻,但她的善良及多情,却不时软弱着他的坚持和意志,理智和心,总往不同的方向奔驰!    茉儿却没有这种烦恼,她对子峻的情爱、永远是同一个方向的。他的拥抱让她相信,总有一天,他将会不在乎她的出身及逼婚方式,全心全意地接纳她。    如此一来,奶奶在天之灵,才能得到真正的宽慰,不是吗?    **    天阴觉觉地压了两天后,终于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,小小如棉絮的雪花,在空中飘旋几下便消失,连寒意也躇踌着。    已随夫调官回京的严莺,特地送来早发的腊梅给meimei欣赏。    其实,茉儿最想念鹦鹉“阿奴”问到它时,严莺说:“挺笨的,就会那几句难听的倭语,咱们的汉语老学不会。新鲜感没了,就丢回给胡总督啦!”    唉!她的“鹦鹉赋”费了好一阵子才完成,想念给“阿奴”听,只怕也没机会了。    若要平心而论“阿奴”不过是让她回忆到那无忧无虑的时光,还有心情为话都说不清的禽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